现在因为疫情,很魔幻地被迫进入了gap阶段,终于还是走到了这一步了,在如何充分利用这一年之前有必要梳理下本科的轨迹和想法。
轨迹
高中阶段很naive地以为自己对艺术方向的东西有天赋,后面很中二地去了PD(被PD所谓的排名忽悠了,加上当时对社会的理解还很幼稚),然后见识到了在不具备任何硬技能的情况下如何靠自我推销加忽悠的方法身居高位的混社会大法(当然PD的同学也有很多自我钻研的设计大佬,无意冒犯)。大约是在大二寒假的时候我开始关注hci领域研究,并且注意到了以PD的培养方案自己毕业了应该会被带向奇怪的路子而无法有实际一点的能力。加之自己之前的想法就是在国外找到工作获得海外工作经历,PD显然是靠不住了。当时意识到自己选错了路线感觉很绝望,而之前阴差阳错接触到了cs,也掌握了基本的C++,于是开始思考转cs的事情。
大约在大二寒假的时候我鼓起勇气买了一本数据结构的书,花了一个寒假啃完,这为我信心的恢复多少有点帮助。我之后开始研究选课的问题,确定的原则是”在尽可能按时毕业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上cs的核心课,并且为了可能的申请把PD的课尽可能往大四移优先满足cs选课,在PD课程划水到85左右的成绩下尽可能让cs成绩更高”。在这样的原则驱动下,我大二下退了一门无关紧要的PD课选了 算法分析,真正的和同龄的cs学生一起上课了。更令我高兴的是我基本没遇到太大的困难,最后课程成绩拿到了当时跟的班级的前几名。这件事大大增加了我的自信,于是我决定贯彻我的方案。在大三上的时候,我做出了疯狂的决定,退掉了PD的大部分课并选了五门我认为重要的cs课(传统图像,图形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导论),那一学期的学业压力相当大,一方面五门cs课除去数据结构学习过其它都从零开始,尤其操作系统因为之前只是笼统地了解过机组所以遇到了不少挫折,另一方面还有PD的课要兼顾,不过最终我还是确保了这五门cs课中有三门分数上了90。大致是大三寒假的时候我意思到自己可以尝试进组搞research了,大三下也出于按时毕业的考虑只选择了 概率论 这个基础的数学课,但是后面我才意识到自己学校的research尤其是我想做的方向资源少之又少,那一学期基本就被浪费掉了。之后的大四上也因为PD课程回补的问题完全没有再补cs的事情,在大四下冒着毕设的压力加选了 数据库 和 计算机系统。
设想
关于未来的规划,其实最开始考虑到自己转专业的问题加上个人兴趣结果奇怪地定位到了留日。加入了几个cs留日群发现大佬不少,并且每天以讨论数学问题为乐。而日本的修士又都是研究导向,自己就结合hci,cv和cg三个方向考虑东京圈的学校确定了一些研究室。但是后面发现东大的修考数学处于一个很变态的难度,东工又需要日语水平足够在可以去考,多少有点打击自己的积极性。之后我了解到了csrankings,并认为按照科研来看的话这个榜单对选导师是十分有参考意义的,但是日本的学校排名着实不乐观,加上日本修考制度决定的导师和方向都无法100%自主选择,找工作的话日本的cs界可谓平平,无论从学术和找工来看收益相比前期努力都不成正比。 而欧洲大部分学校因为不接受转专业,直接没有考虑。英港新因为一年授课时间太短也被我划在了名单之外。澳大利亚当时也不是特别了解但是感觉风评不佳也没纳入重点考虑对象。
差不多就在我感到留日局限性很大的时候我开始了解美帝留学的事情。之前因为对美帝cs申请竞争激烈和学费昂贵的了解所以直到大三暑假结束前美帝都没在我的考虑范围内。但是后来偶然间我知道了linkedin,并且加入了美帝转cs群后意识到了即使是美帝一般的学校依然有很厉害的找工结果(亚麻谷歌微软脸书NAVID苹果之流),并且不少一般的学校也接受转专业甚至零基础转专业申请。于是我从去年九月才开始正儿八经了解GRE考试,并利用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在维持PD课程的同时把gt刷到了勉强能看的分数就急匆匆地去申请学校了。同时间我申请了一所澳洲世界top50的学校的IT授课,果然澳洲在申请后一周就下了con~offer,而我那时也意识到了澳洲授课基本无法享受学校本身的牌子加成,授课形势本身基本无法继续phd,以及澳洲脆弱的cs工业界和极大的本地找工难度,这让我直接放弃了留澳的念头。
运气很好,我申请的留美学校100%给了ad,想着“果然应该试试申请更好的学校么”的情况下,我翻阅了大量linkedin的前辈的资料,加上上面统计的找工情况,结合csrankings和学费情况选择了一所各方面都不弱不过没太大名气的学校。之后我注意到自己本科学校去那个学校cs的前辈有人成功拿到了今年亚麻的intern,也有人先小厂最近跳上了facebook。而全世界来看的话,这些美国排名一般的学校大都csrankings全球前100名(对比日本就东京大学进了前100),找工虽然没法和最top的美校比,但是大厂率也实际比日本众校,英港澳新众校强不少,而保底性质的有和日本派遣工作类似的ICC。即使一切失败,还有继续phd的可能以及其开阔的视野,锻炼的生活能力和锤出来的找工能力也可以为自己今后的人生铺路。 也就是那个时候,我才深切认识到了“美帝cs真香”这句话的含义,也感觉自己年轻的时候还是要给自己更多的可能性,而不是把自己的发展局限在一个国家一个地方。当然,与之相对的,就读时期的找工和学习压力也不是其他国家可以比的。考虑到这里,我还申请了日本的一个cv,cg研究室,企图看看有没有可能以英语申请的方式选定研究室,自己当时对research还没完全死心,虽然很可惜最终还是在六月底吃了拒信。
到这里,我的路程完美地从research为主切换到了现在的找工为主,这中间当然少不了大量phd劝退文的功劳。中间遇到了很多名校phd quit的前辈的劝退,自己家父的劝退,以及phd毕业顺利进入大厂的前辈的劝退,以及自己关注的一些一线名校cs phd们自己发的自闭微博推特的劝退。大致就是,一个好的导师,一个好的方向,自己的天赋,这三个能同时达成的可能性太小。甚至有phd说自己大厂找工依然是走的Leetcode刷题进厂的路子,phd期间研究的东西完全没有用上。自己又真的对research这么感兴趣吗,我其实只对特定的几个方向有不小兴趣,可惜没有在合适的时候遇到合适的导师领入门,加上学术圈破事一大堆,真正能做自己想做的研究的概率也小得可怜。最终还是觉得phd果然就和谈恋爱一样是小概率事件,显然在没有明显机会入坑的情况下还是应该妥协掉以找工挣钱为主。
不过实际上一旦从research切换到找工就发现开发方向的话学校的课程就基本起不了作用了。于是一切似乎又要从头开始了,准备开发的技能栈,准备职场经验,提升自我推销力和完善简历包装自己….这一切越发感觉是被迫工具人导向靠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在如此巨大的社会机器的运作下又有谁不是工具人呢?自己显然又要重复家父家爷的老路了,到头来还是没有勇气脱离所谓的“拿工资”的生活方式。再这样分析下去的话就会陷入对资本和权利的无尽讨论以及相当现实的话题了。另一方面,上半年的疫情在卧室让我深刻意识到了“其实一辈子就这样下去也可以接受吧”这样的想法,的确家的温暖几乎可以让我忘掉所有社会上的事情,找回到学生时期的安全感。从这个角度,将后续的一切努力看做是“生活的冒险”,一场游戏,反而也不失是一种心态。
当然这个时候又有很多东西要从头开始去做,以后形势如何也完全不知道,不过某些东西大概要根本性地改变了。明明是在数字化的浪潮下成长起来的人,明明从幼儿园到现在古墓丽影也就从2变成了暗影,gta从3变成了5,掌机从gbc变成了switch,自己却终于要和父辈面临一个同样的世界了。此刻再躺在我的卧室,翻翻漫画,打打游戏,远眺窗外夏日的白云和河畔,似乎一切和我上高中之时,我上小学之时并无不同。感觉幸好这些东西以及学到的那些知识在一路陪伴自己,所以在这个时间点做一个记录,纪念下马上要永远逝去的一个状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