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 One (In Chinese)

31 Aug 2022

不知不觉来美已过一年,虽然至今觉得当时如果成功去了Tokyo会更快乐,不过倒也认为来美国算是个不算差的决定。这一年间,其实应该只有不到30天的时间在学校区域外,也就是所谓的真正和美国社会接触的时间,其他时间大多在这片世外桃源(荒郊野岭)里面学习生活。现在想想,很多观念性的东西的确发生了很多变化,尤其是考虑到从大一一路走来。

先说说外部的美国,我对美国的第一印象来自于波士顿机场,在当时从现代的双流机场首都机场,精致的香港机场,土豪的迪拜机场一路转机逾50小时后终于踏上了新大陆,对波士顿机场的第一印象的确是“糙”。后面一路从机场坐学校的大巴深入林间,看到很多路段竟然路上没有一段路灯,不由感叹世界第一大国的基建。之后,无论是路线设计和发车频次设计如同摆设的当地大巴系统,布局如仓库般堆积的BJs, 沃尔玛,纽约波士顿的地铁,洛杉矶裂坑的城市高速,都能感觉到美国的“糙”。这种明明有能力却依然不拘小节,粗线条的审美实在和Tokyo这样的地方搭不上边,其实从很多角度来说tokyo都和美国在对角线的两边。而除了“糙”,美国的另一个直观的感觉就是“大“。从空间感来说,美国的空间是比中国概念上大得多的。我所在的地方开车2小时到波士顿,5小时到纽约,但其实波士顿和纽约已经算是附近最近的大城市了。芝加哥,亚特兰大,迈阿密,达拉斯,休斯顿,丹佛,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其他的这些有名的城市随便一个都是飞行1小时以上的距离。就波士顿飞洛杉矶就要花费6个多小时,而从成都飞上海也就2小时,飞东京4小时,飞6小时的话估计已经快出亚洲了。洛杉矶和旧金山虽然同在加州,但是若开车从洛杉矶到旧金山要耗费10余小时,就算坐飞机也要1小时,这样一个州内到空间跨度,类似的概念在中国的省里面是很难找到的。

再说说学习,我始终认为dartmouth这样以精英教育著称的学校在教育质量上部分过誉了。至少这边的很多CS课讲得平平无奇,很多时候教授竟然不能讲明白一些基础的概念,甚至拿着ppt照本宣科。逃课不听课的本科生虽然不算多但大部分学生也一样地在学习选课上投机取巧以拿到较高的gpa,这就导致往往高级别且有一定难度的cs课基本一半的学生成了phd和master,而那些内容简单老师又和蔼的课就被本科生占领了,我曾经体验过作为课堂里面唯一一个中文母语的黄种人和两个来自泰国的交换生在一个充满白人的教室里面听着波多黎各土著美国人讲nlp里面中文的文法分析,这种强烈的异国体验终身难忘。而设计艺术方向的课程,虽然和我本科时期的核心思想一样是项目驱动,不过这里对每周要做的事情都有严格精确的划分,老师宽容的评价但是工作量不小的作业以及大部分都比较靠谱的同学,我认为的确能更成体系地锻炼设计和艺术方向的能力。

其实从各种角度来说,上课本身以及学术算是这边和中国本科最小的区别,尤其学术,这边也存在中国本科出生来美读博留下来教书的老师,其往往带的科研组学生也全部来自中国,在美国使用微信讨论科研内容,组会用中文交流,和中国高校合作密切,风格也是各种PUA和push手里天资聪颖的博士生,相应的论文产出也相当可观,但是最后这样的培养对学生好不好,可能还是个仁见仁智的问题,不做过多评价。其实在美国待上一段时间,不难发现美国的graduate school和undergraudate school的画风是相当割裂的(这里因为所有的课都是研究生和本科生一起上,我同时选过研究生为主的课,全是本科生的课,研究生本科生对半分的课,对此还是有点发言权), 研究生更符合传统的对于优秀学生的看法,而本科生疯狂外放的社交,没事开party,hook up,smoke等等现充行为恐怕难以被大部分中国人接受。我认为这也正是美国这些学校和中国不错的学校最大的区别:学生生源。简单地说,如果高考录取采取50%家庭背景加50%高考分数,以及限制中国有钱人送子女出国读本科的话,国内的顶尖高校才可能形成和美国这些学校差不多的氛围。

无论从哪种角度来讲,美国的教育都是强烈和社会阶级挂钩的。我曾经一门课的队友,来自华盛顿DC地区犯罪多发街区的申请了四年贫困补助,给我说他人生目前最大的成就就是进入了这所学校,他紧接着说“因为我来自一个特别贫困的家庭“,而不是诸如这个学校很难考入之类的话。从任何角度来说,美国都是个阶级分明的国家,下层,蓝领阶级,普通中产,高级中产,新权贵,老权贵,这些社会阶级的族群实在容易区分,其实他们很多年前就开始按着对应的属性聚集,美国可以说是把社会阶级拿到台面上的国家,虽然一般的社交场合这样的话题属于禁区。另一方面,无论承不承认,美国的社会阶级和肤色也存在一定的联系,管理,医生,律师,企业家,政客,明星,一旦一个有色人种想进入社会的高阶,其阻力是显而易见的。而dartmouth这样的学校显然是为了那群白人权贵服务的,虽然这些年学校招收了很多少数族裔,留学生,在学校也不难看到各种肤色的学者,甚至之前校长都是韩裔,但是再稍微仔细看看,少数族裔身材各异,白人大部分却都运动员身材,少数族裔明明在cs这样的课上不难遇到,但是兄弟会里面隆重的庆祝活动却清一色白人面孔,少数族裔似乎更容易和英语不是那么好的留学生打成一片,白人却基本是用一种无视的态度来对待英语不够好的人,甚至在学校食堂,永远是一群白人围在一起大声地说话,而少数族裔通常只会和少数族裔走在一起。无论承不承认,有一所无形的墙切割了这个学校,一边是那些运动员身材,无论男女都带了一点雄性气质的白人以及附和他们的少数族裔,另一边是其他人。看看学校的历史照片就不难理解,这个学校无论想不想承认,他过去的那部分血脉依然被一些人刻意保留着。

在美国,找工作很重要的一个东西是connection,其实也就是“关系”。一旦有贵人的推荐,再有学校背书,一些很难进入的公司,很难进入的岗位便不会那么困难。甚至,明显,或多或少优质的实习是可以动用父母的资源来安排的,美国将这些名正言顺地归结成“network”,“connection“,认定他们也是个人实力的一部分。而兄弟会在这个学校的本科起到了很大的角色,兄弟会是一个传统的,本科生交换资源发展关系的地方。兄弟会内部也分等级,大概出生背景最好的,或者外貌最优质的学生能够进入最顶级的兄弟会,而一旦进入这种兄弟会,拿到一个顶级的实习也不是难事,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本科生本科学习并不太行,夜夜萧歌,最后依然能够人模狗样地当社会精英的原因之一。对于兄弟会我作为研究生也很难有清晰的认知,但是从我为数不多的几次混入兄弟会party的经历来说,可以说里面是充满了白人,大麻,荷尔蒙和性的地方,我认为那些美国青春电影里面的场景,或者想象中那些富家子弟淫乱的场景,应该多少是有现实依据。

虽然很沉重,但是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系统在运作,实际上就算在美国社会,埋头苦读,擅长应试,沉默寡言,宅且内向的人多少还是不受欢迎的,美国一般用nerd这样的词汇来称呼他们。在这里,CS,engineering,science都谈不上多受白人欢迎的专业,phd也很少看到那样的白人也就不难解释了。毕竟比起来,phd多为英语甚至都不是母语的外国人,想站稳脚跟只能超强的专业能力,与之伴随的当然是究极的内卷,竞争。很多时候都能感觉到,这里的本科生对这些理工科研是敬而远之的态度,毕竟就算混出头当了这里的教授,实际依然很难感觉到生活的优越性。毕竟能掌控学术话语权的教授是极少数,大部分教授只能不断地发表论文证明自己的学术价值拿到tenure,但是其实就算成为永久教授拿到额外收入的渠道大多数时候也并不算多,尤其对于外来移民的那些人,在美国混入真正的主流社会,轻松赚大钱是不太现实的,更多的还是十分汗水十分收获的社会回报,这样的生活很难说会真正让大部分人羡慕。大概也是这样的逻辑,这些年能看到很多美国的博士,甚至拿到永久教授的人回到中国发展其实也不难理解了。

大概是对社会的“成年人“思考越多,才越能体会到来美的意义,不然光从美国乡下的生活体验来说,很难与tokyo这样的地方相比较。学校图书馆有个东亚特区,里面有不少的90,00年代的中国社会科学图书,翻阅里面老华人“旅美”,“美国留学”,以及那个年代讨论“中间阶级”相关的书,会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想想父辈大学毕业步入社会时候面临的种种问题,以及那个年代来到美国读书的人,虽然很多已经完全不同,但是那种更高阶的人对下面施加的生存压力却是不变的,同时也会倾佩那个年代那些“先驱者”对时代的洞察力,他们的很多观点充满远见,这些都影响了他们做出关键性的选择,这也不难明白他们可以吃尽中国改革开放高速发展20年的红利。在这里以另一个视角,看另一个自己并不太熟悉的中国,也是件很有趣的事情。

抛开这些沉重的社会话题不说,这一年其实还是充满了平静,祥和以及令人激动的瞬间的。我在这里结交了友谊,遇到了很不错的人,也由衷地倾佩美国的普通人,劳动人民,他们其实正是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国的基石。虽然远隔万里,但是依旧能一秒就辨认出来,那种平和踏实的,善良朴实的,作为人民区别于那些所谓人上人精英特有的地气感。从当地漫画店发现东京猫猫全套,抽中ps5在gamestop翻着ps4/5/switch的游戏,和美国队友做为project交流极限脱出,和邻居冬天开车到深山关掉车灯看星星,研究高尔夫球挥杆到姿势,第一次真正学会开车,开车到附近的小镇当唯一的有色人种闲逛,开车到附近的小城作为唯一的黄人进入当地酒吧,开车去蒙特利尔一日出国游,开车绕着比佛利山转,开车在夕阳的薄雾下穿过金门大桥/奥克兰海湾大桥,凌晨在华尔街散步,躺在充气漂浮圈在湖面上躺平,在河里游泳,冬天铲掉汽车旁边厚重的积雪,冬天从高山上尝试滑雪,潜入本科生的兄弟会派对,和ABC交流city pop,深夜一个人在画室画油画…. 的确还是创造了不少美国特有的回忆,这些都是我来这边读研究生之前所没有料到的经历,实际上来到这所学校我所体验到的东西的确比我之前想象的多得多。

现在开始的一年差不多是找工作和些毕业论文的一年,虽然找工作又是另一个沉重而紧张的话题,但是其实任何“一劳永逸”的想法都多少是幼稚的,正如高考的时候就有人说“到了大学大家就轻松了“,后面才发现现实的社会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如果结合现在的经历,要说本科的遗憾之处,也绝对不是哪门课没有去上,哪门课考试没考好,而可能是花了过多的精力在学业本身上面。类似的,如果认为进入了所谓的科技大公司当了所谓的码农,或者其他的什么职位,就到了终点,也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如何应对这个阶级系统所照成的生存压力有预感会成为人生永恒的挑战之一,这其实也是父辈,爷辈,世世代代所遇到的人生最大的挑战之一吧。游戏,漫画,这些被传统认定为“宅“的东西,其实我想也正是一些人面对这样的挑战给出的答案,也是现在我越发觉得伟大的东西。

大概也会抱着一个大型游戏的心态来继续看待美国生活的挑战。